愿将心血化时雨    永做高原最美人
————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教师        阿力太
 

 2015-10-21      巴州党委组织部


阿力太(1972年— 

女,蒙古族,新疆和静人。1996年毕业于巴州电大经济管理专业,19979月分配到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任教。2013年荣获全国“最美乡村女教师”称号。

 

“我是牧民的女儿,也是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人民教师,教育好牧区孩子是我应尽的职责,更是我一生的追求,没干啥大事,只求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这句话是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阿力太发自肺腑的真言。

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位于新疆和静巴音布鲁克镇,距县城288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属高位山间盆地,四面雪山环绕,一年有8个月是漫长冬季,最高气温28℃,极端最低气温-52℃,年平均气温-4.7℃,常年积雪,生活条件相当恶劣。

在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里,孩子们的心中有一位堪比额吉 (蒙古语,“妈妈”的意思)的老师,她就是阿力太。下至学前班4岁多的小娃娃,上至6年级的毕业生,一旦觉得孤单了、想家了、嘴馋了……只要拨通阿力太的手机,这些都可以解决。手机号是阿力太在新生入学第一天,就写在黑板上,并一遍又一遍地要求所有的孩子们必须背下来的。十七年来,阿力太始终致力于巴音布鲁克高寒山区教育,把十七年青春岁月献给了草原的孩子们,在高寒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她用爱给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空,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她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2013年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评定领导小组誉为“最美乡村女教师”。

 

漫漫家访路途遥,十年辛苦不寻常

 

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是方圆2万平方公里草原上唯一一所学校,大雪封山时,有些孩子甚至10个月见不到父母,阿力太便在教学之外承担起了母亲的责任。

1998年,阿力太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她发现自己班里的孩子有厌学的情绪,从这一年开始,阿力太开始定期家访,从此从未间断。

十七年来,阿力太一直担任班主任,她的学生有汉、维、蒙、哈等民族,为更多了解学生家庭情况,防止学生辍学,她不惧山路崎岖、高原缺氧,夏天,骑马淌过齐腰的河流,冬季, -48℃低温,踩冰踏雪,每学期坚持骑马到每个学生家里家访,确保她所教班级没有一名学生辍学。有一次她骑马去贫困学生家家访时,由于水流湍急,险些被河水冲走,她紧紧抓着马鬃才得以脱险。即使家访路途漫长而艰辛,但为了巴音布鲁克高寒山区教育事业,她十七年如一日,从不言苦,从不言弃。

十七年来,阿力太家访4000余次,她走遍了最后一公里,走进了最远一家人,足迹遍及1.2万平方公里,涉及3000多个家庭,她用对各族学生的真挚感情表达了一名人民教师的仁爱之心,践行着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铮铮誓言。

 

爱生如子,马蹄走出回家路

 

十七年来,阿力太把每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心照顾,学校是寄宿制,最远的学生离家170多公里,平时,无法回家,只能等到寒假暑假才能回家,她就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给学生洗头、洗衣服,让每个学生都干净整洁的去上课。学生生病时,她彻夜操劳,买药喂药,看着学生难受自己比学生还难过。她害怕学生在长身体的时期,营养补充不足,经常把学生带到家里亲自下厨给他们做饭,改善伙食。冬天天气奇冷,零下48度,一些贫困家庭学生穿不上保暖衣,她总是自己掏腰包为学生买棉衣。对孩子来说,阿力太老师的家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学生都亲切的叫她“额吉”。为能更好照顾学生,2009年阿力太搬到学校宿舍,开始以校为家,无微不至的照顾每一位学生,看到孩子们快乐的笑容,她就感到莫大的安慰和幸福。

牧区学生住的地方相对分散,山路崎岖难行,又有河流阻碍,车辆无法通行。每户牧民和每位教师都有一台贴身收音机,用来接收学校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十几年来她用坏了5部收音机。有时山上信号很弱,放假的消息发出去后,家长收不到,她常常背着收音机在深山里跑很远与家长取得联系,确实联系不上时,她便亲自骑马把学生安全送回家,看到一个个学生安全到家后,她才能安心回家休息,但是,每当这时候,邻居们的灯早已熄灭了。

 

放弃家人团聚,选择苦守高原

 

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高尚和奉献、责任和坚守,就要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阿力太常年在山上,家人居住在县城,儿子已经13岁了,她几乎没管过儿子的学习和生活,从未参加过儿子的家长会,一直是爱人照顾、抚养儿子。家里的父母老人,她也没时间照管,当母亲病重的时候,山上大雪不止,山路阻断,她都没能及时赶到母亲病榻前,错过了与母亲的最后一面,这也成了她今生最大的遗憾。儿子也时常抱怨她,她心里特别难受,她也想天天陪着家人。

2008年,和静县教育资源整合,这是一个千载难逢回县城的好机会。阿力太本想通过公开竞聘考试与在县城工作的爱人团聚,为此她下了几个月的功夫精心准备好了公开课。然而,当她收拾好行囊,即将离开的那一刻,孩子们围着她,一句“额吉,我们舍不得你!”让她的心瞬间融化了,最终,因割舍不下她深爱的学生和这片养育她的土地,她选择了继续留下。她相信慢慢的,家人也会明白她的选择。

2012年,她所在学校急缺厨师,加上长时间与爱人分离,她说服在县城学校当厨师的爱人调到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当厨师,这样孩子们不但能在成长期间得到更加细心的伙食照顾,也为自己坚守高原筑牢了坚实的后盾。

她勤俭节约,朴素无华,用节省下来的钱,常年资助孤儿、特困生,还为贫困学生募集新衣服、学习用品等。这辈子,她只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她只想将自己有限的青春奉献给这些高寒山区的孩子们。

 

大灾面前,不离不弃

 

2012630凌晨5点,巩乃斯镇发生6.6级地震,她所在的学校震感强烈,当时学生都在熟睡中,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她的学生,迅速跑到宿舍将孩子们一个个叫醒,先稳住他们的情绪,再将他们全部安全送出宿舍,她最后一个跑出来。这时,她才想起儿子和爱人是否安全,赶紧拿起手机打电话询问,知道一切安好后,她长舒一口气,眼泪便流了下来。震后几天,她和学生几天几夜住帐篷,吃泡面,悉心安排学生食宿,不断安慰鼓励学生,减轻了学生的恐惧和不安。在困难和灾难面前,她能做的,便是与她最爱的学生守在一起,苦乐同享、不离不弃。但是,家里亲人的苦与乐,她只能往后拖延。从70公里外闻讯赶来的学生家长巴太说:“阿力太老师把我们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用生命呵护他们的安全,在危难时刻,她就是我们的主心骨”。

 

执着的选择,一生的坚守

 

 “长期以来,她面对十分艰苦的环境和异常繁重的任务,怀着对自己职业的热情和对学生的真心,扎根牧区、扎根基层,不讲条件、不计得失,潜心教学、用心育人,以自己的满腔热忱和无私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一批批走出高原的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开始了爱心接力。”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寄宿制学校校长敖其尔加甫说。

执教十七年,阿力太老师教出了300多名中专生,50多名大学生。有的学生读了师范学校,毕业后又选择回到巴音布鲁克任教并成为她的同事,才其克就是其中之一。当被问起为什么放弃优越的县城环境,选择到条件恶劣的高寒山区工作时,才其克说:“在我人生中,给我影响最大的就是阿力太老师,她教会了我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比起条件优越的地方,高寒山区更加需要我们。”

如今,阿力太教过的学生工作在社会的各个地方,不管何时回到巴音布鲁克,他们都会做同样一件事,就是去看望阿力太老师,那个曾经给他们洗衣做饭、骑马送他们回家、说着“你们都是我的孩子”的另一个妈妈。

教师如母,师爱无疆。因为条件恶劣,许多教师都希望到县城或者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工作,她却选择了高寒山区教育,而且一干就是十七年,从没怨言!她常常用自己吃苦耐劳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着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有不理解的人说她是“傻女人”,这么年轻却在高寒山区浪费青春。对此她只是微微一笑,依然把这份真挚的爱传递给这高山之巅的孩子们。她只希望,牧区的孩子们都能有好前程,牧区能有好面貌,牧民能过上好日子,她觉得自己所有的忙碌和艰辛都是值得的。这样的坚守,这样的大爱,让天地为之动容,让日月为之无华!阿力太,你是坚守高寒山区教育的一抹红,你是高寒山区上的美丽之花。                         

在荣誉面前,她说:“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给了我这么一份沉甸甸的荣誉,以后我会更加努力,更加快乐和幸福地去做好乡村教育工作,不辜负这份荣誉。”

 

[责任编辑:武新梅]
主管单位: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员会组织部
主办单位:巴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地址:新疆库尔勒市文化路
电话:0996-2276395 传真:0996-2276395